人可以小氣,但是不可以小器. 我們常常把兩者混為一談.其實大不然. 小氣有時候是形容一個人節儉吝嗇,說穿了,是價值觀(金錢觀)不同,而加諸於別人的說法. 而小器不同,小器是指一個人的器度太小,心胸狹窄,凡事斤斤計較,只見眼前小利,無遠大眼界.
小器與學歷,性別,人種,基因無關. 小器是被教育養成的,家庭教育佔大部分,學校教育佔小部分. 以前在我們小時候,有首個歌頌母親的歌唱道:”個個成大器”. 試想一個孩子,從小看父母凡事斤斤計較,佔小便宜,稍有吃虧便忿忿不平;長大後可能也是個相同生活態度的人. 說來諷刺,小器養成的高峰期是在聯考前,只見好學生們(尤其是每次搶前三名者),個個保密防諜,不可以教別人,因為如果別人會,自己就會輸,分分計較.到現在看來,當時分分計較的人,日後好像也不見他有甚大成就.
如果你問我, 小器有什麼不好, 小器又沒有害人;又不是要當總統,幹嘛要什麼大器?! 其實小器的人,沒什麼不好,只是他們常常會不快樂.便宜不是天天有,時時有,更不可能事事如意. 凡事斤斤計較的人,不如意的機率相對的就大多了!感覺凡事不如意之後,慢慢得怨天尤人,覺得天下人皆負我的憤世心態. 平心而論,你願意和這樣的人當朋友嗎? 你覺得這樣的人會快樂嗎?
我婆婆常常說”有量才有福”,這個'量'其實就是'大器'. 俗話說吃虧就是佔便宜, 說的也是大器. 我說的大器是一種生活態度. 謹以大器為吾家家訓, 共勉之.
p.s.:日前,與多年不見的同學聯絡,言談打哈哈間,感觸很深. 很可惜地,她不自覺中,把她兒子也教成了一個小器的人. 感慨萬千.慎之,戒之.